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5:01    次浏览
本报记者马新机器人、3D打印、VR虚拟现实……为进一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,激发大众智慧和创造力,省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在“双创周”期间开展了以“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”为主题的创业创新科普活动,让公众在不同主题的创客互动体验课程中掀起创意风暴。截至10月16日,已有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、桃李小学、省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会员以及社会公众约2400人次走进创客工坊,了解创客、参与创新、体验创造。许多学生家长表示,创客工坊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兴趣,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逆向思维及创新思维,同时也让孩子们接触到了当今最前沿的科学技术。“平时在学校,虽然也有相关创作课程的学习,但是能够真正实践的机会不多,而且平时孩子们只能在电视上看到3D打印、机器人等等,这些高科技产品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的遥远。借着‘双创周’这个机会,带孩子们来亲手体验一下动手实践的乐趣,希望能够挖掘他们的潜能,圆孩子们的‘创客梦’。”西宁市海湖新区文汇小学的李老师告诉记者。据省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负责人张若婷介绍,创客工坊的3D打印机技术实践课程,主要通过3D打印基础知识讲解、3D打印大比拼、实践使用3D打印笔进行创作等环节,激发参与者思考新技术和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。另外,工作室还长期推出魔抓创意编程、神奇的酷乐宅等益智类互动体验课程,培养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善于思考、敢于动手的科学精神。在创客工坊现场,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正专心致志地完成着拓扑环拆装、3D打印技术创作、VR外科手术体验等。“与其他创客平台不同,我们更希望将工作室变成培养创客的创客空间,相对于其他服务成年人的平台,我们除了服务于创客人群,也会在青少年的创新培育上下功夫。” 张若婷说。一群群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成了“外科医生”,或是成了“小骑士”,或是拼装随光源行走的机器人,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,而且在其乐无穷中感受着科学的魅力。“这里成了孩子小手中的大世界!”学生家长周女士感慨地说。